新闻中心

杏彩体育互联网开发互联网的工作原理为你读书 跨越世纪的网络文化大发展

2024-03-30 18:40:0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杏彩体育官网app最近,关于5G话题的讨论是如火如荼。什么是5G呢,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不知不觉间,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化以及网络的发展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如今,很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了,而这些都是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渗透的体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酝酿了史无前例的崭新文化形态——网络文化。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化学,我们将从网络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开始梳理,再结合大家自身对网络的体验,明确网络文化的载体,最后再进一步了解网络文化生态的现状。

  到底什么是网络文化呢?网络文化是跟着互联网的脚步发展而来的新生事物,本书中指出,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

  网络文化离不开互联网。那么你知道吗?互联网的诞生跟冷战密不可分,它是因为冷战的需要而建立的,网络的设计与使用是为了能在核战争的打击之下保持通信联络。20世纪50年代,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产生了深深的戒备心理,冷战使得美国政府开始高度关注科学新技术的发展。

  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脑研制成功。此后,电脑技术突飞猛进。随着美苏之间的冷战状态升级,核威胁成了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话题。苏联和中国都已经有了核武器,特别是苏联已经掌握了卫星发射技术,也就具备了远程核打击能力。美国政府担心一旦遭到核打击,中央指挥系统可能失灵,就要求其智囊团——兰德公司拿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通信方案,研制一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证通信线路畅通的技术,以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最后,兰德公司的研究成果是能够经受核打击的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没有中央控制;第二是从一开始就设计成残存的局部仍能正常运行。它的原理很简单,首先假定通信网络任何时候都是不可靠的,它必须在不可靠的情况下能够工作。如果网络上每个节点都与其他所有节点享有同等的重要性,都有权发出、传递和接收信息,那么,即使网络中的部分节点遭到破坏,剩余部分仍能很好地完成通信任务。

  专家这样形象地描述这个工作原理,“一个个信息包各自独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讯息,每个信息包都可以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从甲地传送到乙地......也就是说,因为我总是有办法找到可用的传输路径,假如要阻止我把讯息传送给你,敌人必须先扫荡大半个美国。”正是这种分散式的体系结构令互联网络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整个网络。讯息还是传送出去了,不是经由这条路,就是走另外一条路出去 。

  就是基于这样的设想,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开始建立一个名为ARPA-net,也就是阿帕网的网络,把位于洛杉矶和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盐湖城的犹他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人们普遍认为,ARPA-net联结的4台主机就是互联网络的雏形,这一年可以称为网络诞生的元年 。

  作者在书中将这个阶段称作“网络文化孕育萌芽阶段”。这时,一批最早接触到互联网信息的大佬、超级大亨和其他高层文化人士,在互联网文化先驱的感召和影响下,互联网意识开始苏醒,互联网种子开始萌芽,随后杏彩体育,网络文化进入了“精英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互联网开始走向千家万户。到20世纪末,与美国关系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陆续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全球入网用户迅速增加。这一阶段,使用互联网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以美国为圆心的精英国度,在这些精英国度使用互联网的人群,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作者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这10年左右时间里,网络文化是属于精英国度的文化,是社会精英的文化,处于“精英文化”阶段。

  首先,网络文化所在的地区是精英地区。在这段时间,从地域分布的角度来看,网络的发源地是美国和欧洲诸国等发达国家,而在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网络文化的发展与普及和互联网连接一样几乎处于停滞阶段,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以美国互联网为轴心的互联网思维,意在构筑无形的“数字之手”,将美国式网络文化按计划延伸渗透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互联网渗透,美国的思维、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经营管理模式悄无声息传递到四面八方。互联网连接到哪儿,哪儿就可以最早感受到美国文明、美国文化。实际上那段时间网络文化中存在着无以争锋的“网络文化霸权”,它对不发达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日益产生冲击。所以,有人把互联网称为电子殖义、网络霸权主义或网络文化帝国主义。

  其次,这个阶段接触互联网的人群都是精英人群。互联网的出现,使许多精英人群认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主动接触和认识互联网这个新鲜事物,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这个阶段几位有代表性的精英人物。

  第一位是长时间占据世界第一富豪位置的比尔·盖茨,他在1975年创建了微软公司,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最老牌的互联网公司之一。1977年,微软公司搬到西雅图,在那里开发PC的编程软件。1980年,IBM公司选中微软公司为其编写新PC机关键的操作系统软件,这是微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87年,持有微软公司45%股权的比尔·盖茨成为PC产业中的第一位亿万富翁。

  第二位是史蒂夫·乔布斯。1976年4月,乔布斯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1977年4月,乔布斯在美国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上展示了苹果样机。1997年苹果推出iMac,创新的外壳颜色、透明设计使得产品大卖,并让苹果渡过了财政危机。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界与娱乐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经历了苹果公司几十年的起落与兴衰,先后推出的iMac、iPod、iPhone、iPad 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信、娱乐、生活方式。

  1994年4月,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共同创立了雅虎互联网导航指南,并于第二年3月注册成立了雅虎公司。杨致远思想活跃、善于交际,是斯坦福大学社团的领袖,这为他日后成为企业领导者储备了组织管理才能。到1996年第二季度末,每天已经有200万的网民访问雅虎,累计每天1400万次。

  网络文化精英阶段的精英模式,使美国的标签、产品标签、网站标签贯穿于整个互联网体系。在中国,最早接触到互联网的大都是旅美或旅欧等一些海外留学人士,国内只有极少数的专家学者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大致从1994年到2000年,中国的网络文化很快度过精英阶段,进入大众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化经历了孕育萌芽和精英扩张,在20世纪中后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在网络文化进入大众阶段,互联网由最初极少数的精英人物所操纵、所享有,转变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大众人群参与进来,共同享有、共同创造,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的亿万民众狂欢的乐园。此时的大众网络文化,是精英与大众平行的新兴文化。

  这一阶段,互联网开始由更多的、军事工具逐渐转向商业化和市场化,互联网真正开辟了一个新兴文化的崭新时代。现在凡是上网的人,谁不知道“?要输入网址,首先得打出这三个字母来。这三个字母就是英语“World Wide Web”首字母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万维网”,更妙的是,“万维网”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也是3个W。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就梦想能拥有一个世界性的信息库。在这个信息库中,信息不仅能被全球的人们存取,而且能轻松地链接到其他地方的信息,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重要的信息。1989年,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工作的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出于高能物理研究的需要发明了万维网。万维网就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1989年蒂姆将自己的发明公布于众后不久,网络公司便风起云涌。一夜之间,一批富翁“诞生”了。“万维网之父”却依然坚持着自己清贫的科研工作。直到2004年,蒂姆获得“千年技术奖”,得到了100万欧元的奖金。万维网让全世界的人们以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相互交流。它的诞生给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性的变化,一举打开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便之门。

  2003年9月,太平洋岛国托克劳群岛成为最后一个实现全球互联网连接的国家,互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互联、互通。到2016年底,全球近50%的人口用上了互联网,约为39亿人,其中大部分网民集中在发达国家。

  在互联网的推进下,网络文化已经融入全球大家庭,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建了文化沟通的桥梁。作者认为,如今,网络文化已经进入了文化融合阶段。

  互联网络将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在一起,亿万网民在消费和体验不同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其他文化的认同,东西方文化、高雅文化与草根文化等都在互联网上进一步融合。

  这一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得以全方位广泛应用,量子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进入人们视线,无人驾驶、无人飞行器和3D打印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应用阶段,移动下载、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智能眼镜、远程医疗、位置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技术都会带来一连串文化变迁和文化产业升级,这就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文化产品市场,网络文化由此进入了一个更高级、更广阔、更壮丽的发展阶段。

  好了,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杏彩体育,关于互联网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网络文化的发展跨越世纪,这其中,网络文化又有哪些典型的载体呢?下一期,我们将进一步去了解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载体。